教会要合一,不可失去见证。教会不合一不仅不利于其健康传承与发展,也会给魔鬼留下可乘之机。唯有大家同心为主侍奉,才能更好地服侍教会,不辜负神所赐的恩典与使命。

信徒成长在批评中成长:谦卑、悔改与领导力的真谛从人的老我而言,我们讨厌别人批评我。然而,如果你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或领导者,被批评是可以预期的。即便是最优秀的父母,也经常会受到孩子的批评;老板会受到员工的批评;教练会被运动员批评;运动员和艺术家会被粉丝批评;老师会被学生批评;牧者会被会众批评。如果我们无法应对批评,也许应该考虑在人生中做些不同的事情。
访问交流世基联将在杭州召开中央执委会会议 主题为“基督、文化与处境”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将于11月20日至26日在中国杭州召开执行委员会会议,以“基督、文化与处境”为主题。
AI时代的牧养抉择:在科技与信仰间活出福音
AI时代的牧养抉择:在科技与信仰间活出福音

在人工智能迅速改变世界的时代,教会如何忠实地代表福音?在世界福音联盟首尔大会的“人工智能、技术与伦理中的福音诠释”的研讨会中,牧者、学者与科技从业者共同探讨了这一当代最具挑战性的问题,呼吁教会在“盲目拥抱”与“恐惧拒绝”之间,走上一条勇敢、审慎、合乎圣经的中道之路。

牧者当在丧恸中同在——论牧师参与丧事礼拜的必要性
牧者当在丧恸中同在——论牧师参与丧事礼拜的必要性

有位同工问我丧事礼拜主持时应当选哪里的经文,我很是疑惑,为什么她不问本教会的牧师呢?一问才知道,原来该牧师从来不参与教会的丧事礼拜,就算是别人邀请,牧师也是找到各样的理由推卸。最后干脆直接就将丧事礼拜这一块直接丢给义工,自己从不参与,请都请不来。

在“好”与“对”之间,我们如何选择?
在“好”与“对”之间,我们如何选择?

常常回到这个现实来审视自己的生活。在无数次问自己“但它是对的吗?”之后,我更多地是祈求主赐予我勇气,让我能“定意向耶路撒冷”。这种坚定,并非出于好斗或固执,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一份渴望,以及对超越个人得失的信念与信靠。

浅议写作基督教历史文章如何搜集和引用史料
浅议写作基督教历史文章如何搜集和引用史料

笔者在大学学的就是历史专业,加之从小就爱历史,所以对教会的历史特别重视。在走访400多个教堂的过程中,几乎每到一地,都要采集信息、收集资料和史料以用于撰写教会的历史,这些教会历史文章包括人物见证和历史事件等等。据不完全统计,这几年教会历史的文章也发表了有130篇以上。

今日教会2025.11集锦

10月24日至28日,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(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,简称世基联)第六届信仰与教制世界大会在埃及瓦迪艾尔纳特伦举行,主题为“现在可见的合一何去何从?”本期“今日教会”第一个栏目汇总了数篇关于此次大会的报道,供读者了解大会信息。

今日教会2025.10集锦

教牧同工的服侍,像一面镜子,折射出当代教会的真实光影。“观察与亲历”栏目的故事,不仅讲述个体的经历,更映照着今日教会的处境——从城市到乡镇,从传统到转型,从孤独的坚守到群体的更新,每一条服侍的路上,都有挣扎、等待与恩典。

今日教会2025.09集锦

丰富的网络属灵资源给信徒带来了便利,却也让人心容易漂泊。地方教会或许平凡,却承载着神对祂儿女的心意——在这里,信徒学习委身,恢复敬拜的圣洁,彼此守望,共同成长。或许,我们真正需要的,不是更多的资源与选择,而是回到家园般的教会,在那里扎根,在那里更新。本期“今日教会”前两个栏目选取的文章为您展现本地教会的宝贵之处,而我们作为信徒,参与和委身本地教会极其重要。

今日教会2025.08集锦

本期“今日教会”聚焦“牧养年轻信徒,扶持年轻同工”这一主题,探讨如何有效吸引并留住年轻一代。“观察与亲历”与“思考与建议”两个栏目的文章深入分析了如何实现对年轻信徒的深度牧养,培养新一代同工,实现信仰的代际传承与教会的持续健康发展。